高考投档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的区别有哪些
[来源:未知 作者:王兴 发表时间:2023-01-05 22:16 阅读次数:]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而录取线是录取考生中分数最低的考生的分数。 投档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的区别一、投档比例 为了招收到最优质、最适合的学生,也为了保证录取的圆满完成,90%的高校在调取学生档案时,都会超出计划数来超额调阅,这时候实际调阅数与计划数之比就是投档比例。一般一所学校的投档比例为1:1.2,意思是,某院校计划招100个人,就会调取120份考生档案,之后按照筛选退掉后面多余的20个人档案。 二、投档线不等于录取分数线 很多家长和考生会把“投档线”当做“录取分数线”,因为这两种线都可以代表着进入某所大学的资格线。其实,细分的话,可以看出这两条线的差别。 录取分数线:即招生院校按计划录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数线或者是分专业最低分数线。 投档线: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即投档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 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录取分数线和投档线最相同的地方,就是两者都是“最低分数线”。 不同点在于一个是院校录取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而另一个投档线是院校投档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模拟投档线≠投档线。 投档分数线(投档线/调档线),调档分数线是省录取场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平行志愿的第一轮正式投档)中自然形成的投档给院校的最低投档分数。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省录取场根据普通高校在各地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计算出应投档数,按相应规则投档后,向院校所投考生档案的最低投档分数就是该校的调档分数线。 |
Tags:
责任编辑:永春小孩-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