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最通俗的解释 知行合一的意思
[来源:未知 作者:永春小孩 发表时间:2022-12-04 17:49 阅读次数:]
1、知行合一意思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行是指人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原句出自于明朝思想家王守仁。 2、致良知意思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原句出自于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尽心上》。 3、原文: (1)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2)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4、白话译文: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 |
Tags:
责任编辑:永春小孩相关文章列表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